為解決轄區內河道條數多、里程長、基礎設施不平衡的問題,近日,新北區河長辦創新推出“社區河長培育計劃”,進一步發揮長效管理機制作用,擴大河道治理成果。新北區河長辦以三井街道為試點,經多輪會商,充分發揮網格力量,將治水觸角延伸至社區網格單元。
做好專業“水質觀察員”。為讓社區河長了解巡河的任務要求,三井街道邀請區河長辦的業務負責同志,召開基層河長履職工作專題培訓會,會上解讀了社區河長巡河的相關文件規章,并就巡河職責、履職要求、巡查內容、績效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,讓社區河長明確知曉了“查什么”、“如何查”。
成為移動“水質監測站”。為了讓社區河長就“望聞問切”真功夫,三井街道在會上組織開展了河道水質快速檢測培訓,現場演示了水質快速檢測試劑的使用方法,各社區河長領取了檢測試劑和試紙,積極參與實操,掌握了新技能,讓水質快速檢測在每一次社區巡河中都得以實現。
目前,在社區河道巡查群中,一條條社區河長的巡河反饋,無一步證明了通過激活社區網格的“生態微細胞”,為治理水環境帶來的“新動能”。下階段,新北區河長辦將在三井街道試點基礎上,制定更加規范詳細的操作手冊,逐步在全區推廣運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