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6月19日入梅 全市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
6月19日,我市入梅首日,全市普降小到中雨,局部大雨。全市汛情總體穩定。
一、雨情
6月18日20時至6月19日12時,我市普降小到中雨,局部大雨,三地最大雨量分別為常州洛陽鎮23.9毫米、金壇薛埠鎮27.4毫米、溧陽竹簀鎮32.5毫米。
二、水情
全市江河湖庫水情總體平穩。至6月19日8時,全市沙河、大溪、茅東等9座水庫蓄水量 8930 萬方。
三、工作動態
一是周密組織部署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防汛抗旱的重要指示,6月18日市防指常務副指揮、常務副市長李林組織召開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商會,研究部署強降雨應對工作。市防辦印發關于防汛抗旱工作提示單,要求各地各部門壓實防汛抗旱責任,落實強降雨、大風和強對流天氣等防范措施。
二是加強監測預報預警。氣象、水文、水利等部門密切關注天氣,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工作,定時向成員單位相關人員發送水文、氣象信息。加快建立防汛防臺防暴雨高等級預警信號“叫應”與應急響應聯動工作機制,明確叫、應、反饋等全流程責任體系。
三是強化內澇風險防御。市防辦針對24小時降雨量250毫米以上極端暴雨編制風險圖,進一步做好特大暴雨城市洪澇風險分析,細化指揮體系等相關措施;加強中考防汛應急保障,17日會同市住建、教育等部門與相關轄市區現場對接商議保障措施。目前相關轄市區已排查70余處易積澇點,前置41支隊伍437人,117臺機泵,102塊擋水板、8萬余只編織袋。市住建局對市區21個考點周邊排水設施進行了全面檢查,19日6:30出動保障巡查人員105人,各類車輛36輛,對各考點周邊開展雨天巡查。市公安局搭建汛期搶險救災指揮體系,確保各地110報警服務臺高效穩定運行,排摸汛期易積水隱患點位194處,對全市86處下沉式立交、地涵、下穿通道,根據視頻輪巡方案開展巡查。市地鐵集團對各車站、場段等地組織開展全面的專項隱患排查,排查整改風險隱患41處。市供電公司重點對在運低洼、臨近河道、歷史受淹的變電站、地下配電站房及用戶進行集中風險排查。常州人保在易澇點位設置水淹預警設備642臺。其他成員單位突出行業防御重點做好強降雨應對工作。
四是做好應急搶險準備。全市共儲備三袋413.1萬只、塊石25205噸,發電機組、排水泵、移動泵車、沖鋒舟等裝備1500余臺套,移動(發)電站11輛,防洪擋水板、擋水子堤等3285米。全市共有防汛搶險救援專業隊伍22支1000余人,常州軍分區、武警、消防等抗洪搶險力量50支2150人,不少于30人的鎮(街道)應急綜合救援隊伍共65支。各成員單位嚴格值班值守,全市1900余名災害信息員在崗在位,加強天通衛星電話使用調度,確保極端情況下能發揮作用。
|